1.技術引進情況(1)超(超)臨界機組容量及參數對國內三大主機廠設備制造的影響,因引進技術不同生產制造的技術特點各不相同,國內對超(超)臨界機組的國產化通過中外合資引進設計制造技術,三大主機廠引進設計制造技術情況,見表...[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技術引進情況(1)超(超)臨界機組容量及參數對國內三大主機廠設備制造的影響,因引進技術不同生產制造的技術特點各不相同,國內對超(超)臨界機組的國產化通過中外合資引進設計制造技術,三大主機廠引進設計制造技術情況,見表...[繼續閱讀]
1.超(超)臨界參數鍋爐引進技術特點(1)對超(超)臨界600、1000MW級機組,國內各大主機廠均有訂貨及運行業績,均具備600、1000MW級超(超)臨界機組的設計制造能力。(2)各鍋爐廠對超(超)臨界參數鍋爐的技術支持方及引進技術特點,見表2-3。表...[繼續閱讀]
1.機組工況定義(1)超(超)臨界機組效率高、熱耗低,在技術、可靠性、環保等方面均比超臨界機組有較大的優越性,雖然主機、高壓管道、部分輔機設備投資與超臨界機組相比有所增加,但采用超(超)臨界機組可節約燃料消耗,降低運行費...[繼續閱讀]
1.主機參數的選擇(1)一方面,主蒸汽溫度的提高能夠明顯地提高循環效率,減少排放;另一方面,機組及特種耐溫材料的價格較高,造成超(超)臨界機組單位造價上漲。(2)綜合分析以上述情況可以認為,對600、1000MW等級機組的蒸汽參數是一個...[繼續閱讀]
1.國內三大電機廠的主要技術特點(1)東方電機的主要技術特點:以現有1000MW機型為母型機,對其重新進行電磁和通風、機械等計算,從而適應參數的提高,構成性能先進的1200MW機組。(2)上海電機的主要技術特點:在已有THDF125/67型1000MW級發電...[繼續閱讀]
1.發電機定子線圈結構以我國上海汽輪發電機有限公司引進德國西門子技術生產的1000MW發電機為例,說明1000MW級汽輪發電機的主要結構特點。(1)發電機定子線圈采用水內冷,定子并聯環和出線套管采用氫內冷,消除了水冷帶來氣堵的隱患...[繼續閱讀]
1000MW超(超)臨界機組電氣設備與超(超)臨界的參數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由于超(超)臨界機組容量的增加,發電機出口電壓的提升,發電機的結構設計要充分考慮機組容量、參數選型的影響以及主要輔機的配套設計,并考慮主要輔機的安全...[繼續閱讀]
1.初投資比較(1)提高主機參數,可以使機組熱經濟性得到提高,但同時使機組的系統復雜、材料量增加,初投資增加,需要根據投資、煤價、電價等對其技術經濟性具體分析,超(超)臨界機組再熱溫度按620℃進行比較。(2)三大主機設備投資...[繼續閱讀]
1.熱經濟性比較(1)在主機邊界條件及熱力系統不變的前提下,不同進汽參數的汽輪機熱耗,鍋爐效率為93.5%,管道效率為99%,年發電利用小時數為5500h,如單臺機組(660MW)年發電量為36.3億kWh,計算年標煤耗量。(2)機組不同參數工況下熱經濟性對...[繼續閱讀]
1.不同選型工況下污染物排放(1)采用超臨界機組與超(超)臨界機組,在污染物達標排放、效率相同情況下,針對某一項目設計煤種的環境空氣污染物排放進行分析,機組的幾種選型參數工況污染物排放情況對比,見表2-16。表2-16機組的幾種...[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