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紀90年代,國外就有針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理論報廢量測算方法的研究。下面介紹幾種主要的測算模型。1.市場供給模型1991年,德國針對電子廢物的調查(IMS,1991)中使用了該模型測算理論報廢量。該模型根據電子產品的銷量和平...[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早在20世紀90年代,國外就有針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理論報廢量測算方法的研究。下面介紹幾種主要的測算模型。1.市場供給模型1991年,德國針對電子廢物的調查(IMS,1991)中使用了該模型測算理論報廢量。該模型根據電子產品的銷量和平...[繼續閱讀]
通過采用國內銷量-報廢高峰期的標準正態分布模型測算我國主要電子廢物的理論報廢量,見表1-10。從表1-10可以得到,2013年我國電視機的理論報廢量達到3203.72萬臺,電冰箱(包括家用電冰箱與家用冷柜)1278.57萬臺,洗衣機1261.66萬臺,房間空...[繼續閱讀]
電子產品的生產是制造業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技術的革新以及市場的擴張不斷加速產品的更新過程。電子產品新的應用正在顯著擴大,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這也導致了電子廢物的大量增加。電子廢物是各種材料和元件...[繼續閱讀]
歐盟是我國電器電子產品出口地區之一。2003年2月13日,歐盟公布《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簡稱2003WEEE指令。2003WEEE指令的公布和實施不僅對我國電器電子產品的出口產生極大的影響,同時對全球WEEE回收利用的立法管理起了極大的推...[繼續閱讀]
20世紀80年代以后,日本開始實施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相關措施;9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不斷完善促進循環型社會建設的法律體系。目前,日本已經形成了比較健全的促進循環型社會的三級法律體系,見圖2-5。圖2-5日本循環型社會法律體系...[繼續閱讀]
韓國也是電器電子產品的制造強國,擁有許多知名的國際品牌。據韓國環境公社統計,2000年,韓國僅電視機、冰箱、洗衣機和空調器的報廢量就達到550萬臺。作為資源緊缺的小國,韓國非常重視資源的回收利用。2003年,韓國引進生產者責...[繼續閱讀]
美國對WEEE回收利用的管理模式不同于歐盟。美國對固體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制定了非常完善的管理制度,即《資源保護和回收法》(RCRA),其中包括對有害廢棄物的管理。在美國,WEEE通常是指E-WASTE(電子廢物),即廢棄電子產品,如電腦。而廢...[繼續閱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電器電子產品進入報廢的高峰期。與傳統的再生資源相比,例如廢塑料、廢紙、廢金屬,電子廢物是一類新興的再生資源。它不僅具有資源性,同時具有潛在的環境危害性,需要專業的處理技術和工藝...[繼續閱讀]
與電子廢物回收處理相關的立法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如圖2-7所示。表2-8列出了與電子...[繼續閱讀]
2009年2月25日,為了規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活動,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溫家寶總理簽署《條例》(國務院令第551號),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稐l例》確定了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