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料礦物組成的選擇,一般應根據水泥的品種和強度等級、原料和燃料的品質、生料制備和熟料煅燒工藝綜合考慮,以達到優質、高產、低消耗和設備長期安全運轉的目的。1.3.2.1水泥品種和強度等級若要求生產普通硅酸鹽水泥,則在保...[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熟料礦物組成的選擇,一般應根據水泥的品種和強度等級、原料和燃料的品質、生料制備和熟料煅燒工藝綜合考慮,以達到優質、高產、低消耗和設備長期安全運轉的目的。1.3.2.1水泥品種和強度等級若要求生產普通硅酸鹽水泥,則在保...[繼續閱讀]
1.3.3.1基本概念熟料組成確定后,即可根據所用原料,進行配料計算,求出符合熟料組成要求的原料配合比。配料計算的依據是物料平衡,即反應物的量應等于生成物的量。在介紹配料計算前先了解以下幾個基本概念:(1)全黑生料、半黑生...[繼續閱讀]
(1)干燥入窯生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新型干法窯生料含水率一般不超過1%,立窯生料約含水分12%~15%。生料入煅燒系統后,物料溫度逐漸升高,當溫度升高到100~150℃時,生料中水分全部被排出,這一過程稱為干燥過程。新型干法窯系統...[繼續閱讀]
溫度繼續升至600℃左右時,生料中的碳酸鹽開始分解,主要是石灰石中的碳酸鈣和原料中夾雜的碳酸鎂進行分解,其反應如下:MgCO3MgO+CO2↑CaCO3CaO+CO2↑1.4.2.1碳酸鹽分解反應的特點(1)可逆反應。受系統溫度和周圍介質中CO2的分壓影響較大...[繼續閱讀]
1.4.3.1反應過程在熟料形成過程中,從碳酸鈣開始分解起,物料中便出現了性質活潑的游離氧化鈣,它與生料中的SiO2、Fe2O3和Al2O3等通過質點的相互擴散而進行固相反應,形成熟料礦物。固相反應的過程比較復雜,其過程大致如下:~800℃:...[繼續閱讀]
當物料溫度升高到1250~1280℃時,即達到其最低共熔溫度后,開始出現以氧化鋁、氧化鐵和氧化鈣為主體的液相,液相的組分中還有氧化鎂和堿等。在高溫液相的作用下,物料逐漸燒結,并逐漸由疏松狀轉變為色澤灰黑、結構致密的熟料...[繼續閱讀]
一般所說的冷卻過程是指液相凝固以后(<1300℃)。但是嚴格地講,當熟料過了最高溫度1450℃后,就算進入了冷卻階段。熟料的冷卻并不單純是溫度的降低,而是伴隨著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變化,同時進行液相的凝固和相變兩個過程。熟料...[繼續閱讀]
1.4.6.1氟化鈣螢石(CaF2)是使用最廣泛、效果最好的一種礦化劑。在熟料煅燒過程中,氟離子可破壞各原料組分的晶格,提高生料的活性,促進碳酸鹽的分解過程,加速固相反應。當原料中有長石等含堿礦物(如鉀長石)時,加入螢石能降低它們...[繼續閱讀]
現代水泥生產是以懸浮預熱和預分解技術為核心,把現代科學技術和工業生產最新成就,例如:原料礦山計算機控制網絡化開采,原料預均化,生料均化,擠壓粉磨,新型耐熱、耐磨、耐火、隔熱材料以及IT技術等廣泛應用于水泥干法生產全...[繼續閱讀]
水泥生產用的混合材料品種很多,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根據來源可分為天然混合材料和人工混合材料(主要是工業廢渣),但通常根據混合材料的性質及其在水泥水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分為活性和非活性兩大類?;钚曰旌喜牧鲜侵妇哂?..[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