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論是一套系統化的設計流程或步驟,系統地解決所定義的問題,包含主體、規則及(或)假設。失傳機械的復原設計方法包含以下四個步驟,如圖4.1所示:圖4.1復原設計方法步驟一:基于現有歷史文獻的研究,制定失傳機械的設計規格,并...[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方法論是一套系統化的設計流程或步驟,系統地解決所定義的問題,包含主體、規則及(或)假設。失傳機械的復原設計方法包含以下四個步驟,如圖4.1所示:圖4.1復原設計方法步驟一:基于現有歷史文獻的研究,制定失傳機械的設計規格,并...[繼續閱讀]
為了制定設計規格并且清楚地了解問題與定義問題,古機械的復原需要進行大量的文獻研究。再者,失傳古機械的機構與機械元件可能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類型,借由文獻的探討,可以更熟悉當時的科學與工藝技術水平。規格是對一項產...[繼續閱讀]
復原設計方法的步驟二是根據所歸納的機構拓撲特性,得到具有相同數目的機件與接頭的一般化運動鏈的圖譜。一般化接頭是一個通用的接頭,可以是旋轉接頭、滑行接頭、球面接頭、螺旋接頭或其他種類的接頭②。一個具有兩根附隨...[繼續閱讀]
對于圖4.11所示的兩個(5,6)一般化運動鏈,由于固定桿須為多接頭桿,且不可包含在一個三桿回路中,因此只有圖4.11(a)所示的一般化運動鏈能夠指定固定桿。其所對應的特殊化行星齒輪系,可由下列步驟確定:(a)(b)圖4.11(5,6)一般化運動鏈圖...[繼續閱讀]
對于圖4.14所示的九個(6,8)一般化運動鏈,其可行特殊化鏈可以經由下列步驟來確定:(a)(b)(c)(d)(e)(f)(g)(h)(i)圖4.14(6,8)一般化運動鏈圖譜固定桿由于固定桿須為多接頭桿,且不可包含在一個三桿回路中,因此只有圖4.14(a)、圖4.14(c)、圖4.14(e)、...[繼續閱讀]
獲得特殊化鏈之后,根據機構的運動與功能需求,并應用機械演化與變異理論,將每一個特殊化鏈具體化,獲得符合當代科學理論與工藝技術的可行機構復原設計圖譜?!痉独?.8】無限變速器行星齒輪系的設計概念。將每個自范例4.7所得...[繼續閱讀]
在地震時,能夠產生隨時間變化的地面運動的記錄裝置叫作地震儀。地震發生時所產生的地震波,會沿特定的方向往四面八方擴散,很像一塊石頭落入水中時,從落點處產生往外擴散的水波。地震儀記錄了由地震波所導致的地面運動,所記...[繼續閱讀]
早期用來偵測地震發生的裝置稱為驗震器。1703年,奧特·弗耶(J.delaHauteFeuille)設計了一個裝有水銀的容器的驗震器。當地震發生時,水銀流出并進入外圍的杯子①,如圖5.3所示。1751年,安德魯·比納(AndreaBina)將擺垂懸掛在一盤細沙上;擺錘...[繼續閱讀]
張衡(78—139)是東漢時期的博學之士①,他不只是天文學家,也是杰出的制圖師、數學家、詩人、畫家、發明家。他發明了許多精巧的機械裝置,其中以張衡地動儀最為著名。張衡,東漢章帝建初三年(78)生于南陽郡西鄂縣,東漢順帝永和四...[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