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攻克南京,把江南江北大營的兵力吸引在天京、鎮江、揚州,隨即分兵北伐和西征。5月初地官正丞相李開芳、天官副丞相林鳳翔、春官副丞相吉文元、殿左三指揮朱錫琨、殿右十六指揮黃益蕓分起率軍北伐。李、林由揚州出發...[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太平軍攻克南京,把江南江北大營的兵力吸引在天京、鎮江、揚州,隨即分兵北伐和西征。5月初地官正丞相李開芳、天官副丞相林鳳翔、春官副丞相吉文元、殿左三指揮朱錫琨、殿右十六指揮黃益蕓分起率軍北伐。李、林由揚州出發...[繼續閱讀]
當太平軍舉行北伐時,起來響應和支持北伐軍的有皖北的捻軍。皖北的“捻”,早在19世紀初就開始活動,最初是幾十人或一二百人集成一隊,謂之“成捻”,對地主富戶強行乞討,逐漸發展到“明火執仗,公肆搶劫”?!八又妆ぷ孕l,舉...[繼續閱讀]
太平天國在派遣北伐軍的同時,開始舉行西征。1853年5月中旬,夏官副丞相賴漢英以及殿左一檢點曾天養、殿右八指揮林啟容、十二指揮白暉懷等,乘船沿江西上。西征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鞏固天京,解決糧餉的供應;另一方面是為了要切...[繼續閱讀]
曾國藩(1811—1872),字滌生,湖南湘鄉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考中進士。他是一個深受封建傳統教育的士大夫,特別崇尚理學,鴉片戰爭以前,他在北京就和唐鑒、倭仁、吳廷棟等一般道學先生研討宋學。在前面我們已經說明,乾嘉時代是...[繼續閱讀]
天地會在兩廣傳布已是由來已久的事情,據曾望顏說:“溯自道光初年,已有三合會名目,其時僅暗相勾引,跡猶未彰著也?!雹邙f片戰爭以后,廣東兵備廢弛的情況徹底暴露,人民在反侵略斗爭中組織起來,人民不僅痛恨侵略者,而且對于清...[繼續閱讀]
楊韋內訌是革命內部矛盾轉化為對抗性矛盾的一個典型。作為中國農民革命發展最高峰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存在著一系列的內部矛盾。在革命初期,由于外部壓力十分強大,太平軍為了避免被殲滅的命運,各個成員通過宗教的形式,團結...[繼續閱讀]
在階級斗爭劇烈展開的時候,革命的內部矛盾常常是和敵我矛盾錯綜復雜地糾纏在一起的。農民們難于分清這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而給予不同的對待,有些明明是內部矛盾,卻錯誤地采取了敵我矛盾的解決辦法;有些明明是敵我矛盾,或者...[繼續閱讀]
正當太平天國內部矛盾公開爆發、革命的發展急劇變化的時候,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武裝侵略,即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從1856年10月開始,到1860年10月結束,斷斷續續地進行了四年。這次發生戰爭的根本原因和戰爭的...[繼續閱讀]
1856年10月8日,一支名為亞羅號(LorchaArrow)的商船自廈門駛至廣州,船為中國人蘇亞成所有,船上水手全為中國人,為了走私方便,該船曾在香港英國政府登記,并聘用了一個英國人當船長。船上水手中窩藏著李明太、梁建富兩個曾在海面行劫...[繼續閱讀]
和統治階級的態度相反,廣州人民又一次地表現了他們堅決反抗外國侵略的偉大精神。當侵略軍圍攻廣州時,廣州附近各鄉團練都爭先恐后地去援救,但畏敵如虎的柏貴卻命令“各鄉約束子弟,不得來城滋事,并諭不準鄉勇一人入城”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