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董仲舒統一思想之政策,即秦皇、李斯之政策也。秦皇何以行之而失敗,漢武何以行之而成功?此中原因,固甚復雜,然有可得言者,則自春秋時代所開始之政治社會經濟的大變動,至漢之中葉漸停止;此等特殊之情形既去,故其時代學...[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漢武、董仲舒統一思想之政策,即秦皇、李斯之政策也。秦皇何以行之而失敗,漢武何以行之而成功?此中原因,固甚復雜,然有可得言者,則自春秋時代所開始之政治社會經濟的大變動,至漢之中葉漸停止;此等特殊之情形既去,故其時代學...[繼續閱讀]
上文謂欲看中國哲學進步之跡,吾人第一須將各時代之材料,歸之于各時代;以某人之說話,歸之于某人(第一章第十節)。此固為理想的辦法,但講上古哲學史,則行之頗有困難。譬如執此標準以分別普通所認為春秋戰國時代之書籍,則如《...[繼續閱讀]
人在原始時代,當智識之初開,多以為宇宙間事物,皆有神統治之?!秶Z》云:昭王問于觀射父曰:“《周書》所謂重黎實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無然,民將能登天乎?”對曰:“非此之謂也。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繼續閱讀]
宇宙間事物,古人多認為與人事互相影響。故古人有所謂術數之法,以種種法術,觀察宇宙間可令人注意之現象,以預測人之禍福?!稘h書·藝文志》曰:數術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職也。史官之廢久矣,其書既不能具,雖有其書而無其...[繼續閱讀]
于百神之外,又有天、帝?!渡袝摹吩?有夏多罪,天命殛之?!栉飞系?不敢不正?!绿熘P。(《尚書》卷四,《四部叢刊》本,頁一)在不足一百五十字之演說辭中,言天至于三次?!对姟ど添灐吩?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繼續閱讀]
但至春秋時,有一部分較開明之士,漸不信鬼神及所謂天道。如《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史嚚云:國將興,聽于民;將亡,聽于神。(《左傳》卷三,頁二十一)昭公十八年,子產云: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傳》卷二十四,頁一)定...[繼續閱讀]
至于社會中之種種制度,人初亦以為系天帝所制作,《書》曰: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天敘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烀械?五服五章哉。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皋陶謨》,《尚書》卷二,頁八)又曰...[繼續閱讀]
向來所謂經學今文家以六藝為孔子所作,古文家以六藝為孔子所述。其說雖不同,要皆以為孔子與六藝有密切關系也。今謂所謂六藝乃春秋時固有之學問,先孔子而存在,孔子實未制作之。關于孔子未嘗制作六藝之證據,前人及時人已舉許...[繼續閱讀]
上文謂中國文化至周而具規模;周之典章制度雖不必盡為文王、周公所制作,如經學古文家所說;然文王、周公,為創造周代文化之主要人物,似可認為事實。魯為周公后,宗周文物,在魯者較他國為獨多,祝佗曰: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為...[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