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區土地面積總計33 710 hm2,其中有林地面積為1 586.99 hm2,占總面積的4.71%;疏林地面積327.5 hm2,占總面積的0.98%;灌木林地面積1 652.10 hm2,占總面積的4.90%,按照 《寧夏植被》 的植被分類系統,保護區主要的植被有4個植被型組、5個植被型、...[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保護區土地面積總計33 710 hm2,其中有林地面積為1 586.99 hm2,占總面積的4.71%;疏林地面積327.5 hm2,占總面積的0.98%;灌木林地面積1 652.10 hm2,占總面積的4.90%,按照 《寧夏植被》 的植被分類系統,保護區主要的植被有4個植被型組、5個植被型、...[繼續閱讀]
羅山是黃土高原與鄂爾多斯臺地交錯帶上的一個孤立的石質小山,最高峰為2 624.5 m,植被的垂直分布比較明顯。自海拔由低至高,大致可劃分為山麓荒漠草原、淺山灌木林、油松-山楊混交林、青海云杉純林五個帶 (圖3-1 )。圖3-1 羅山自...[繼續閱讀]
羅山自然保護區植物資源較為豐富,有些植物具有一定的經濟利用價值。根據其具體的功能與利用途徑,可劃分為藥用植物、飼用植物、編織植物、蜜源植物、水土保持植物和野生觀賞植物等。(一) 藥用植物主要有甘草、柴胡、秦艽、...[繼續閱讀]
多年生硬質草本。根狀莖匍匐,粗壯,黑色。地上莖直立,同形,灰綠色,高30~120 cm,主莖有輪生分枝,每輪2~5小枝,中心孔大形,表面縱棱脊狹而粗糙,節間每棱脊具1行硅質疣狀突起。葉鞘筒形,疏松,鞘齒短三角形,灰褐色,近膜質,具易脫落的...[繼續閱讀]
灌木,高達20~80 cm 以上;莖直立,基部多分枝;小枝對生或輪生,圓筒形,呈灰綠色,有節,節間長3~6 cm,直徑2~3 mm。葉膜質鞘狀通常3 (稀2) 裂。雄球花常數個密集于節上呈團狀,具5~7對交互對生或5~7輪3枚輪生苞片;雌球花2枚對生或3枚輪...[繼續閱讀]
常綠喬木,高達35 m。樹皮灰褐色,呈塊狀脫落。小枝具明顯突起的葉枕,多少被短毛或幾無毛。葉在枝上螺旋狀著生,枝下面和兩側的葉子向上伸展,多少彎曲或直,四棱狀條形,先端鈍,四面有粉白色氣孔線。球果圓柱形或矩圓狀圓柱形,長...[繼續閱讀]
常綠喬木,高30 m。樹皮灰褐色,裂成較厚不規則鱗片狀。一年生枝淡紅褐色或淡灰黃色,無毛,幼時微被白粉。針葉2針一束,長10~15 cm,邊緣有細鋸齒,兩面具氣孔線,橫切面半圓形;葉鞘宿存。雄球花圓柱形,在新枝下部聚生成穗狀,球果卵形...[繼續閱讀]
匍匐灌木,高不及1 m。枝皮灰褐色,呈薄片狀剝落。枝稠密,一年生小枝的分枝,均為圓柱形。葉二型,刺葉長生于幼枝上,稀在壯齡樹上與鱗葉并存,長交互對生,或兼有3葉交叉輪生,排列緊密,先端刺尖,腹面凹,背面圓,中部有長橢圓形或條形...[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