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各依托工程特點,開展了面板壩壩體布置、材料設計、壩料分區、防滲結構、基礎處理等方面的設計研究; 在筑壩料選擇、壩體斷面設計、材料分區及設計指標、面板結構設計等方面均提出了比200m級面板堆石壩更高的要求,計...[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 根據各依托工程特點,開展了面板壩壩體布置、材料設計、壩料分區、防滲結構、基礎處理等方面的設計研究; 在筑壩料選擇、壩體斷面設計、材料分區及設計指標、面板結構設計等方面均提出了比200m級面板堆石壩更高的要求,計...[繼續閱讀]
(1) 針對4座依托工程筑壩材料的強度及應力應變特性、密度及縮尺效應對筑壩材料強度的影響、顆粒破碎特性、復雜應力路徑的影響、堆石料的流變特性,開展了大量室內壓縮、三軸剪切等壩料試驗,研究和總結了堆石料力學特性及規...[繼續閱讀]
(1) 通過研究開發并驗證了適應于300m級高面板堆石壩應力變形分析的數值計算模型和計算方法。典型高面板堆石壩的數值計算表明,當壩高達到300m量級時,壩體和面板的總體應力變形規律與200m級面板壩基本相當,但堆石體位移和面板應...[繼續閱讀]
(1) 改進和發展了筑壩堆石料的廣義塑性本構模型、真非線性模型、循環本構模型和三維彈塑性接觸面本構模型; 提出了高面板壩波動分析方法和波函數組合法的非一致地震輸入、面板塑性損傷分析、非線性庫水與大壩耦合及涌浪的...[繼續閱讀]
(1) 通過對天生橋一級、洪家渡、三板溪、水布埡和糯扎渡等5個典型大壩的監測儀器設備及運行情況進行調查,分析了200m堆石壩安全監測技術特點和難點、監測措施的有效性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300m級面板堆石壩監測技術...[繼續閱讀]
本課題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創新點如下:(1) 綜合采用現場碾壓、室內三軸、數值剪切等多途徑,首次揭示高圍壓、復雜應力路徑條件下堆石顆粒破碎規律、“縮尺效應” 影響物理機制及規律,提出了反映堆石顆粒破碎特性的本構模型以及...[繼續閱讀]
采用分層填筑、薄層振動碾壓的堆石 (或砂礫石) 作為大壩主體的現代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已有40多年的歷史。截至目前,全世界已建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有300多座。我國從1985年引進現代技術修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以來,至今已經歷了3...[繼續閱讀]
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因其結構上的特點,壩體堆石的變形對大壩的運行特性和安全有著重要的影響。根據對對國內、外高混凝土面板壩設計、施工及運行經驗的總結,以及對高混凝土面板壩應力變形特性的理論分析,歸納起來,堆石體變...[繼續閱讀]
對于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滲流控制是保證大壩安全的關鍵環節,壩體斷面分區、大壩變形協調與控制等措施,其最終的目標都是為了保證大壩防滲系統的安全可靠。從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分區設計的特點看,大壩滲流控制的關鍵技術主要...[繼續閱讀]
對于混凝土面板壩的壩坡,由于碾壓堆石的內摩擦角遠大于其天然休止角,因此,通常情況下由拋填堆石天然休止角 (38°) 所定義的壩坡 (1 : 1.3) 應具有足夠的安全度。國內的大部分面板堆石壩工程普遍采用了1:1.4的坡比 (砂礫石面板壩除...[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