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2012年間影響廣西的熱帶氣旋中有178個源自西太平洋,占總頻數的56.87%。統計影響廣西的西太平洋熱帶氣旋可見: 從Ⅰ類路徑進入廣西影響區的熱帶氣旋有81個,占45.51%; 從Ⅱ類路徑進入的有48個,占26.97%; 從Ⅲ類路徑進入的有36個,占...[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951—2012年間影響廣西的熱帶氣旋中有178個源自西太平洋,占總頻數的56.87%。統計影響廣西的西太平洋熱帶氣旋可見: 從Ⅰ類路徑進入廣西影響區的熱帶氣旋有81個,占45.51%; 從Ⅱ類路徑進入的有48個,占26.97%; 從Ⅲ類路徑進入的有36個,占...[繼續閱讀]
1951—2012年影響廣西的熱帶氣旋中有135個在南海生成,占總頻數的43.13%。統計影響廣西的南海熱帶氣旋可見: 從Ⅰ類路徑進入廣西影響區的有77個,占總頻數的57.04%; 從Ⅱ類路徑進入的有36個,占26.67%; 從Ⅲ類路徑進入的只有2個,占1.48%,具體...[繼續閱讀]
1960—2012年影響廣西的熱帶氣旋共260個,其中造成廣西大風天氣的熱帶氣旋共有233個 (平均每年4.4個),在我國沿海登陸的熱帶氣旋有207個,有26個未在范圍登陸; 達到臺風 (TY) 及以上強度的有115個,占49.36%; 強熱帶風暴 (STS) 和熱帶風暴 (T...[繼續閱讀]
1.年際分布特征1960—2012年間影響廣西及出現大風的熱帶氣旋個數存在顯著的年代際差異,如圖1-26所示。其中,20世紀60年代、70年代偏多 (共占49.79%),80年末、90年代、2000年至今偏少,線性趨勢線也顯示了廣西出現大風的熱帶氣旋個數逐漸...[繼續閱讀]
周惠文等人對1960—1999年廣西熱帶氣旋造成大風的區域統計及分析表明,1960—1999年對廣西造成災害性大風的臺風共有148個 (平均每年3.7個),造成15站以上大范圍風災的有16例,占10.8%; 中等范圍風災 (6~14站影響) 的有29例,占19.6%,小范圍風...[繼續閱讀]
1. 熱帶氣旋本身強度熱帶氣旋是一個中尺度的氣旋性渦旋,中心氣壓越低,近中心風力越大,因此熱帶氣旋本身的強度是決定熱帶氣旋所形成大風的基礎因子,是造成大風的直接因素。熱帶氣旋登陸時越強,引起的大風天氣范圍越廣,風速...[繼續閱讀]
廣西地形復雜,有海岸、陸地及其山脈,有海島、半島、海灣和海域。在這復雜的地形影響下,熱帶氣旋進入該區域后強度會發生比較復雜的變化,進而大風強度也會發生變化,熱帶氣旋強度突然減弱的地域主要集中在登陸和登陸后的陸地...[繼續閱讀]
根據臺風登陸點和途經地點的不同,將登陸廣西的熱帶氣旋路徑細分為以下類型:(1) Aa型: 北部灣—西型。(2) Ab型: 北部灣—西北型。(3) Ac型: 北部灣—東北型。(4) Ba型: 廣東—西型。(5) Bb型: 廣東—西北型。(6) Bc型: 廣東—東北型。由臺...[繼續閱讀]
根據上述方法得到臺風距登陸點的距離和臺風中心附近氣象臺站的風速,即可對臺風引起的大風隨地形衰減進行研究和探討。根據不同的類型臺風距登陸點的距離和測站風速分別進行統計,求出各臺風類型距離與風速的關系有6個方面...[繼續閱讀]
廣西為一個周高中低的盆地地形,其四周多為海拔1000.00m以上的山地,中部地勢較低,多為海拔200.00m以下; 南臨北部灣,有著廣闊的海域。進入廣西境內的臺風主要有兩條路徑: A型從北部灣沿海登陸進入廣西,B型從廣東省沿海登陸向西發展...[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