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組合橋面結構設計應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3.0.2 組合橋面結構設計基準期應為100 年。3.0.3 組合橋面結構應進行耐久性設計,且STC結構層設計使用年限不宜低于50 年,正交異性鋼橋面板設計使用年限應與主體...[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3.0.1 組合橋面結構設計應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設計方法。3.0.2 組合橋面結構設計基準期應為100 年。3.0.3 組合橋面結構應進行耐久性設計,且STC結構層設計使用年限不宜低于50 年,正交異性鋼橋面板設計使用年限應與主體...[繼續閱讀]
4.1.1 超高韌性混凝土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水泥、礦物摻合料、石英砂、石英粉、鋼纖維、減水劑和水,其中水膠比宜為0.16~0.22。4.1.2 水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 的規定;宜采用42.5 級以上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繼續閱讀]
4.2.1 超高韌性混凝土中的鋼筋宜選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 鋼筋,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2 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 的有關規定。4.2.2 鋼筋的抗拉強度標準值應具有不小于95%的保證率。鋼筋的抗拉強度標準...[繼續閱讀]
4.3.1 組合橋面結構中的防腐材料質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城鎮橋梁鋼結構防腐蝕涂裝工程技術規程》CJJ235 的有關規定。4.4.2 保濕養生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1 超高韌性混凝土層保濕養護采用的節水保濕養護膜應由高分子吸水保水樹...[繼續閱讀]
5.1.1 組合橋面結構應進行下列極限狀態設計:1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應包括結構、構件和連接的強度驗算、疲勞驗算,結構、構件的穩定驗算等。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應包括影響結構、構件正常使用的變形驗算,構件和連接的應力驗算,及...[繼續閱讀]
5.2.1 組合橋面結構的持久狀況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的要求,進行承載能力、穩定性計算,必要時尚應進行結構的傾覆和界面滑移驗算。在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時,作用效應組合應采用基本組合;在進行傾覆穩定性和疲勞計算時...[繼續閱讀]
5.3.1 組合橋面結構的持久狀況應按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要求,對組合橋面結構的抗裂性和撓度進行檢算。在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計算時,作用效應組合應采用頻遇組合,汽車荷載不計入沖擊系數。5.3.2 組合橋面結構的持久狀況設計,還...[繼續閱讀]
5.4.1 組合橋面結構應根據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及其對應的極限狀態、環境類別及其作用等級進行耐久性設計。5.4.2 組合橋面結構應進行超高韌性混凝土、鋼結構和鋼-混結合部的耐久性設計。5.4.3 組合橋面結構的耐久性設計應包括下...[繼續閱讀]
5.5.1 疲勞荷載的選取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公路鋼結構橋梁設計規范》JTG D64 的有關規定。5.5.2 組合橋面結構的疲勞驗算應采用容許應力幅法,應力應按彈性狀態計算。容許疲勞應力幅應按構造細節分類以及應力循環次數確定。5.5....[繼續閱讀]
5.6.1 組合橋面結構中剪力連接件的選用應保證超高韌性混凝土層與鋼主梁能有效地組合并共同承擔作用。5.6.2 組合橋面結構中的剪力連接件,應通過計算得到其最大剪力,并與連接件的剪力限值進行比較。5.6.3 組合橋面結構中局部荷載...[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