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改變物質形態可實現循環利用的回收材料。...[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通過改變物質形態可實現循環利用的回收材料。...[繼續閱讀]
具有良好熱工性能,且構成的墻體符合建筑自保溫墻體熱工性能指標的墻體材料。...[繼續閱讀]
建筑垃圾分類后,喪失施工現場再利用價值的部分。...[繼續閱讀]
3.1.1 綠色建筑的評價應以單棟建筑或建筑群為評價對象。評價單棟建筑時,凡涉及系統性、整體性的指標,應基于該棟建筑所屬工程項目的總體進行評價。3.1.2 綠色建筑的評價分為設計評價和運行評價。設計評價應在建筑工程施工圖設...[繼續閱讀]
3.2.1 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應由建筑規劃與設計、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施工管理、運營管理等8 類指標組成。建筑規劃與設計指標全部為控制項,其余指標包...[繼續閱讀]
4.0.1 項目的建筑規劃與設計應符合各地區城市總體規劃、區域城市設計及城市景觀設計的要求。4.0.2 建筑規劃與設計應尊重自然地貌,充分利用地形條件和自然資源,不宜深挖高填;建筑總體布局應結合當地的自然與地理環境特征,不應...[繼續閱讀]
5.1.1 項目選址應符合所在地城鄉規劃,且應符合各類保護區、文物古跡保護的建設控制要求。5.1.2 場地應無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威脅,無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危險源的威脅,無電磁輻射、含氡土壤等危害。5.1.3 場地內不...[繼續閱讀]
Ⅰ 土地利用5.2.1 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評價總分值為19 分。對居住建筑,根據其人均居住用地指標應按表5.2.1-1 的規則評分;對公共建筑,根據其容積率按表5.2.1-2 的規則評分。表5.2.1-1 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標評分規則表5.2.1-2 公共建筑...[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