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新約》對此詞的解釋大同小異,都是患難、苦難、磨難、災禍、禍患等意。1.指個人的苦難,如疾病、貧乏、冤枉等。2.國家民眾的災難,如遭受入侵等。3.《新約》中常用以指惡人逼迫基督教?;浇陶J為,磨難自上帝而來...[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舊約》、《新約》對此詞的解釋大同小異,都是患難、苦難、磨難、災禍、禍患等意。1.指個人的苦難,如疾病、貧乏、冤枉等。2.國家民眾的災難,如遭受入侵等。3.《新約》中常用以指惡人逼迫基督教?;浇陶J為,磨難自上帝而來...[繼續閱讀]
此詞僅見于《圣經》一次(路22:44),指基督被釘于十字架前夜,在客西馬尼園中內心所經歷的圣潔與罪孽的交戰。這種痛苦非言語所能表現,所以說是亙古未有之大痛苦。...[繼續閱讀]
此詞指的是意在言外,不指明論述的意旨,而是借助其他事物來說明事理。寓言有兩類:1.《圣經》中常用的比喻(Parable)。2.隱喻(Metaphor)的演化。寓言與《圣經》中的比喻的不同在于:比喻為假設的事物,寓言則用事實真理來說明。...[繼續閱讀]
此詞有善惡兩種意義:善則引人歸正道,惡則誘人入迷途。上帝指出人之罪惡而重誘其痛改前非;惡人誘人放縱情欲、陷于罪惡,以致沉淪?;浇陶J為,惡人以財利酒色等誘人入于淪亡之境,上帝則警醒懲罰,誘人悔改,保其安全。...[繼續閱讀]
希伯來文和希臘文中的意思是:好心施舍、救濟?!杜f約》中視救濟貧窮為首要的善舉,是上帝的特別指派(申15:7、11;詩112:8、9)?!缎录s》中也重視施濟,上帝三次命信徒去做(太6:1-4;路11:41;12:33),并認為這是信徒當然的義務?;浇陶J為...[繼續閱讀]
這個字是“使者”的意思,在《圣經》中是用來稱呼環繞上帝寶座的超自然物。耶穌告訴人們,當一個罪人悔改時,他們與上帝一同喜樂。天使也被稱為“上帝的兒子”、“天上的萬軍”或“大能的天使”、“上帝的仆人”等。他們的...[繼續閱讀]
指身體與內心的劇烈痛苦。如悲傷、懊喪、絕望等。希伯來文本義為迫害、逼迫等,希臘文亦同。如婦人分娩之痛苦(耶4:31,6:24,49:24,50:43;約16:21);人因罪惡而懷內心悲傷(伯15:24;箴1:27;羅2:9);奴隸受虐待之苦(出6:9)等。...[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