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候秦嶺是亞洲東部暖溫帶與亞熱溫帶的分界線,主脊南北垂直自然帶譜差異明顯(劉彥隨,1999)。秦嶺山地又是南亞季風與東亞季風交匯影響的季風邊緣區,不同環流系統造成了秦嶺南北氣候的較大差異性。嶺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一)氣候秦嶺是亞洲東部暖溫帶與亞熱溫帶的分界線,主脊南北垂直自然帶譜差異明顯(劉彥隨,1999)。秦嶺山地又是南亞季風與東亞季風交匯影響的季風邊緣區,不同環流系統造成了秦嶺南北氣候的較大差異性。嶺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繼續閱讀]
(一)秦嶺藥用植物資源的系統分類秦嶺藥用植物的蘊藏量極為豐富,素有“秦地無閑草”之說。這一天然藥材庫共有藥用植物近2000種,是所有資源中植物種類最多,藏量最大的一類。陜西是我國藥用植物生產的主要基地之一,所產的中藥...[繼續閱讀]
[1]劉彥隨.土地類型結構格局與山地生態設計[J].山地學報,1999,17(2):104-109[2]聶樹人.陜西自然地理[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1[3]沈茂才.中國秦嶺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和保護-秦嶺國家植物園總體規劃與建設[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4]常慶瑞...[繼續閱讀]
植物區系分區必須查明各分類學單位的分布區,確定各地的特有類群,同時考慮各地的地質歷史及相應的氣候變化,按照區系的起源、發展及與其他地區的區別和聯系來進行劃分,即所謂的發生學原則。按照這一原則,每個分區單位和分區...[繼續閱讀]
秦嶺山脈成東西走向,位于中緯度地區,受大陸性氣候和季風性氣候的雙重影響。北方的寒流可直達北坡,東南暖濕氣流沿河谷易入南坡,因而形成秦嶺南北兩側在水熱條件上的差異。根據傅抱璞(1982)及李兆元、傅抱璞(1986)的研究報告...[繼續閱讀]
秦嶺地區約有192個特有種,隸屬于80屬34科。其中菊科含秦嶺特有種最多,約36種,占全部秦嶺特有種的18.8%。其次為豆科,約20種;莎草科,約18種;楊柳科,約16種;傘形科,約12種;毛茛科和唇形科各10種。在192個特有種中,喬木22種,灌木38種。除...[繼續閱讀]
秦嶺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2m,隨著秦嶺海拔高度的逐漸上升,氣候自下而上可分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等4個氣候帶。其土壤自下而上有山地褐色土、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山地灰化棕壤和山地草甸土,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布帶...[繼續閱讀]
秦嶺東西長達1500km,南北寬約140~200km,為我國東半部的南北分界線(應俊生,1994),主峰太白山位于秦嶺中段,海拔3767.2m,是我國青藏高原以東大陸東部的最高峰。秦嶺西起甘肅省東南部的迭部縣和宕昌縣而與青藏高原的東段相接,東至河南...[繼續閱讀]
(一)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為了準確反映被保護物種的受威脅程度,世界上對受危物種建立了不同的保護等級。國際和國內有許多瀕危物種等級的劃分標準。我國公布的《中國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將瀕危植物分為三個保護等級,即...[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