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茅草居房當您走進基諾山的村寨,眺望那一幢幢竹樓,可以看見竹樓屋脊兩頭裝著茅草扎的耳環花,那裝飾著花朵的三角形竹笆山墻恰似一位頭戴三角形帽子的基諾族婦女頭像,耳孔里插著芳香的鮮花,端莊靜穆地凝視著遠方。一般群...[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一、茅草居房當您走進基諾山的村寨,眺望那一幢幢竹樓,可以看見竹樓屋脊兩頭裝著茅草扎的耳環花,那裝飾著花朵的三角形竹笆山墻恰似一位頭戴三角形帽子的基諾族婦女頭像,耳孔里插著芳香的鮮花,端莊靜穆地凝視著遠方。一般群...[繼續閱讀]
一、原始交通山寨居房一角20世紀50年代以前,交通運輸落后成了基諾族發展商品經濟的一大障礙,秋收季節,只有靠人背牛馱,才能把糧食裝入倉庫,而且大量的瓜果豆類不過來,只好爛在山野的地里?;Z族住地的四周全是茂密的原始森...[繼續閱讀]
世代居住于景洪市基諾山的基諾族祖先在遠古時代就發現了茶的價值,創造了原始的茶文化?;Z族史詩《瑪黑和瑪妞》對茶事的描述是傳說古代白天出7個太陽,夜里出7個月亮,七天七夜后植物被曬死,火焰升騰變成烏云,接著大雨傾盆...[繼續閱讀]
據道光《云南通志》卷一○地理志(二)疆域(下)載:攸樂同知東至南掌國(老撾)界七百五十五里,西至孟璉界六百里,南至車里界九十五里,北至思茅界四百四十二里,東西至距一千三百五十五里,南北距五百三十七里。由此可知,攸樂同知管...[繼續閱讀]
基諾族小孩在母體懷里就開始妊娠胎教忌諱,母親不采集野果,父親不亂打獵物等,這些直接影響小孩的成長。小孩出生滿月后,由家里的老人帶,同時就開始口傳歌曲了。肚子餓了,小孩哭了。媽媽還在地腳挖山藥,爸爸還在山里打山雞。...[繼續閱讀]
一、輪歇耕作制傳說基諾族的主食稻谷,是男子在打獵的時候,獵狗在谷堆上打了個滾而將稻種帶回的,從此基諾族開始發明了以旱稻為主的山地農業?;Z族從山地農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不僅耕作制度上有許多具體的改進,而且特別...[繼續閱讀]
新中國成立前的基諾山是一個煙瘴盛行、缺醫少藥的地方,所以基諾族人民深受各種疾病的威脅。歷史調查表明有800多人口的巴亞寨,曾在19世紀初期和中期兩次流行天花和麻疹,先后死亡270多人;19世紀40年代扎呂村也流行過天花,死亡...[繼續閱讀]
1958年以前,基諾族社會尚未出現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社會化分工,文學藝術尚未發展成為相對獨立的社會意識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仍保存著原始形態的文學及藝術的特點。第一,由于沒有出現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社會化分工,幾乎每...[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