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代事,不成“史”十月二十九日《文藝百家》爭鳴欄刊登了唐弢同志的《當代文學不宜寫史》。十一月十二日,又刊登了曉諸同志的《當代文學應該寫史》。這樣,這個問題就“爭”起來了,我也想參加一“鳴”。我同意唐弢同志...[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一、當代事,不成“史”十月二十九日《文藝百家》爭鳴欄刊登了唐弢同志的《當代文學不宜寫史》。十一月十二日,又刊登了曉諸同志的《當代文學應該寫史》。這樣,這個問題就“爭”起來了,我也想參加一“鳴”。我同意唐弢同志...[繼續閱讀]
“歷史需要穩定”,只有“穩定的歷史”才能寫入歷史書,這是唐弢同志主張“當代文學不宜寫史”的基本觀點(見《文匯報》十月二十九日唐弢《當代文學不宜寫史》)。對此,我們有些不同想法。我國“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記》...[繼續閱讀]
編者按陳平原、錢理群、黃子平三人今年五月聯名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創新座談會上宣讀了一篇論文——《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建議在文學史研究中建立一個“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概念:“所謂‘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就是...[繼續閱讀]
一、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論的意義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論是1985年5月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創新座談會”上最初提起的。錢理群、黃子平、陳平原在這次座談會提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這概念,經過兩個月,到同年7月把它改成題為《論“二十...[繼續閱讀]
一、整體觀的提出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學長河,至本世紀初發生了一次影響深遠的變故。不僅時代的河床改變了它的流向和流速,而且,由于外來文學新源流的匯入使水質也有所改變。五四以后,中國文學傳統的生命力以嶄新的面貌開始了...[繼續閱讀]
陳思和(以下簡稱陳):“重寫文學史”這個重新研究、評估中國新文學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學思潮、現象的專欄,今天出臺了。開設這個專欄,希望能刺激文學批評氣氛的活躍,沖擊那些似乎已成定論的文學史結論,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激起...[繼續閱讀]
一、80年代語境中的“重寫文學史”楊慶祥:王老師您好,我的博士論文做的是80年代“重寫文學史”思潮研究,在我的論文中,“重寫文學史思潮”不僅僅是你和陳思和老師在1988年提出的“重寫文學史”的口號和專欄,而是包括80年代初...[繼續閱讀]
一“重寫文學史”一直是處于“新時期”文化中心的命題。它在當時激起了強烈的反響和不斷的討論與爭議。與“重寫文學史”直接相關的“中國現代文學”這一學科也一直處于“新時期”文化與思想嬗變的中心?!爸貙懳膶W史”...[繼續閱讀]
1988年第4期《上海文論》開辟了一個“重寫文學史”專欄,撰寫《編者按》,刊出《主持人的話》。同期和下一期的刊物,接連發表了《關于“趙樹理方向”的再認識》《“柳青現象”的啟示》和《論丁玲的小說創作》3篇文章,“重評”...[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