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桑塔耶納.美感[M].楊向榮,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②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康德如何區分快適的藝術和美的藝術?2.為什么說“游戲是藝術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3.試根據本雅明關于“靈韻”與“震驚”的解說,比較傳統藝術與機械復制藝術在審美經驗上的差異。...[繼續閱讀]
亞里士多德出生于古希臘斯塔吉拉,17歲到雅典跟隨柏拉圖學習,后來成為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对妼W》是亞里士多德集中討論藝術問題的理論著作,關于它的成書年代,目前尚無定論,一說大約在公元前347年,一說在公元前335年之后。...[繼續閱讀]
《什么是藝術》是托爾斯泰晚年的作品,出版于1898年,是其多年來思考藝術問題的一次總結,系統而集中地表述了托爾斯泰立足平民意識和宗教意識來認識、評價藝術的情感性的觀點。由于沙皇政府的文化專制,該書最初只能以英文版面...[繼續閱讀]
①列夫·托爾斯泰.列夫·托爾斯泰文集:第十四卷[M].陳燊,等,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②陳燊.歐美作家論列夫·托爾斯泰[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繼續閱讀]
《美學》是克羅齊的第一部著作,完成于1902年,是其表現主義美學的集中闡述,也展現了克羅齊整個哲學思想的雛形。原著包括“原理”和“歷史”兩個部分,朱光潛先生的譯本僅翻譯了“原理”部分,故中譯本以《美學原理》為名。[直...[繼續閱讀]
《藝術原理》出版于1938年,是反映科林伍德后期美學思想的代表作。當時,科林伍德已接受了克羅齊的影響,并對克羅齊的理論有所修正和發展。該書與克羅齊的《美學》是表現主義美學最重要的兩部力作。我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既然...[繼續閱讀]
①埃德加·卡里特.走向表現主義的美學[M].蘇曉離,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0.②LouisArnaudReid.AStudyinAesthetics.London:Macmillan,1931....[繼續閱讀]
《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是姚斯的主要著作之一,出版于1977年,1982年譯為英文。該著作在其文學接受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審美經驗的類型以及相應的功能,其中關于凈化的交流功能的分析,對“凈化”這一西方重要美學范疇有...[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