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夫茨伯里的主要著作《人、風俗、意見和時代的特征》,簡稱《特征》或《論特征》,初版于1711年,是英國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也是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沙夫茨伯里在該作中展示出的關于審美直覺和審美無利害的觀念,都對美學的形...[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沙夫茨伯里的主要著作《人、風俗、意見和時代的特征》,簡稱《特征》或《論特征》,初版于1711年,是英國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也是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沙夫茨伯里在該作中展示出的關于審美直覺和審美無利害的觀念,都對美學的形...[繼續閱讀]
鮑姆嘉通出生于柏林的一個牧師家庭,接受過嚴格的神學教育,在哈勒大學期間他成為理性主義哲學的堅定信徒。鮑姆嘉通在1735年發表的博士論文《詩的哲學默想錄》中首次提出了建立“美學”學科的構想。后來他在法蘭克福大學任...[繼續閱讀]
康德是德國古典美學的扛鼎人物,《判斷力批判》是美學的扛鼎之作。它作為德國古典哲學和美學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發表于1790年。按照康德的原初想法,其目的在于溝通《純粹理性批判》和《實踐理性批判》,形成一個完整的人學哲...[繼續閱讀]
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其美學是他龐大哲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睹缹W》本來是黑格爾在海德堡大學和柏林大學講授美學課程時的“美學講演錄”,在他死后,其學生霍托等根據講課提綱和聽課筆記整理編纂,于1835年出版...[繼續閱讀]
①德索.美學與藝術理論[M].蘭金仁,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②鮑姆嘉通.美學[M].簡明,王旭曉,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繼續閱讀]
休謨出生于蘇格蘭愛丁堡的沒落貴族家庭,早先在愛丁堡大學修習法律,后來反倒對哲學情有獨鐘。隨著思想體系的成熟,休謨成了蘇格蘭啟蒙運動和英國經驗主義哲學的核心成員。其代表作有《人性論》《人類理解研究》《道德與政...[繼續閱讀]
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不僅著力闡發了他的美學主張,對審美判斷作了詳盡的分析和演繹,而且還明確地發表了針對藝術的看法,這些看法和他的美學主張一起對現代藝術理論和實踐發揮著重要作用。下面是《判斷力批判》中“純粹...[繼續閱讀]
伽達默爾是當代哲學解釋學的代表人物。他在大學期間接受過完整的人文科學教育,后來服膺于海德格爾的學說,在解釋學的道路上精進不已。他的一生主要在一系列著名的德國高校中度過,馬堡、弗萊堡、慕尼黑、萊比錫、法蘭克福...[繼續閱讀]
本雅明是20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天才批評家,他出身優越,氣質憂郁,思想卓絕。哲學、神學、藝術和馬克思主義在他那里融匯貫通,最終為現代文明貢獻了卓絕的批判思想。這些批判思想凝結在《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發達資...[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