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潤滑劑的作用機理可將潤滑劑分為外潤滑劑和內潤滑劑。內、外潤滑劑的區分標準為其與樹脂的相容性大小。內潤滑劑與樹脂的有一定的相容性,在高溫下起一定的增塑作用,從而降低物料之間的內摩擦力,增加流動性,防止因內摩擦...[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按潤滑劑的作用機理可將潤滑劑分為外潤滑劑和內潤滑劑。內、外潤滑劑的區分標準為其與樹脂的相容性大小。內潤滑劑與樹脂的有一定的相容性,在高溫下起一定的增塑作用,從而降低物料之間的內摩擦力,增加流動性,防止因內摩擦...[繼續閱讀]
人造革用潤滑劑應滿足下列要求:①潤滑效率高且持久。②與聚合物應有適中的相容性,不噴霜,不易結垢。③不損害產品的性能。④能滿足加工條件,不與聚合物及其他助劑發生有害反應。⑤低毒或無毒,無色或不易色遷移,不腐蝕設備...[繼續閱讀]
1.金屬皂類金屬皂類既是潤滑劑,又是一種熱穩定劑;內、外潤滑作用兼有。常用金屬皂類潤滑劑及加入量是:PbSt,0.2~1.0份;ZnSt,0.15份;LiSt,0.6份;BaSt,0.2~1.0份;CaSt,0.2~1.5份。2.烴類烴類按分子質量大小可分為液體石蠟(C16~C21)、固體石蠟...[繼續閱讀]
按氣體產生方式的不同,可將發泡劑分為物理發泡劑和化學發泡劑。1.物理發泡劑物理發泡劑是通過物理狀態的變化而實現發泡的,包括壓縮惰性氣體(如氮氣、二氧化碳等)、可溶性易升華固體、低沸點揮發性液體(沸點低于110℃的脂肪...[繼續閱讀]
理想的發泡劑應滿足以下要求:①發泡劑的分解溫度與樹脂的熔融溫度(或加工溫度)相適應。②發泡效率高,發泡易控制。③分散性好,不影響制品的性能,不與其他助劑發生作用。④放出的氣體無腐蝕性。⑤無毒,室溫下穩定不分解,價格...[繼續閱讀]
目前人造革生產所用的發泡劑僅限于有機發泡劑。1.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甲酰胺是人造革中最常用的發泡劑,簡稱AC發泡劑,其受熱分解機理如下:AC發泡劑是橘黃色結晶粉末,細度達到200目以上,熔點230℃,分解溫度195~210℃。標準發氣量...[繼續閱讀]
1.溶解能力溶劑的溶解力是選擇和使用溶劑的主要依據。選擇時可根據相似相溶原理和溶度參數選擇,也可根據實驗選擇。溶劑和聚合物的結構或極性越接近,溶劑對該聚合物的溶解能力也就越強,這就是相似相溶,但這一原理在選擇溶...[繼續閱讀]
在人造革及合成革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溶劑主要有烴類、氯代烴、醇類、醚類、酮類、酰胺、乙酸酯等。1.甲苯(TOL)甲苯為無色透明易揮發液體,有類似苯的芳香氣味,與乙醇、氯仿、乙醚、丙酮、冰醋酸、二硫化碳和溶劑汽油等混溶...[繼續閱讀]
表面活性劑分子一般是由非極性的親油基團(疏水基團)和極性的親水基團(疏油基團)組成,具有既親油又親水的雙親性質,如圖2-10所示。如最常用的十二烷基硫酸鈉C12H25SO4Na,其中—C12H25為親油基,—SO4Na為親水基。表面活性劑常見的親水...[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