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性行為包括分娩前后母豬的一系列行為,如做窩、哺乳及其他撫慰仔豬的活動等。母豬臨近分娩時,通常以銜草、鋪墊豬床做窩的形式表現出來,如果欄內是水泥地而無墊草,只好用蹄子抓地來表示。分娩前24小時母豬表現為神情不安...[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母性行為包括分娩前后母豬的一系列行為,如做窩、哺乳及其他撫慰仔豬的活動等。母豬臨近分娩時,通常以銜草、鋪墊豬床做窩的形式表現出來,如果欄內是水泥地而無墊草,只好用蹄子抓地來表示。分娩前24小時母豬表現為神情不安...[繼續閱讀]
性行為包括發情、求偶和交配行為。母豬在發情期,可見特異性求偶表情,公豬、母豬都表現一些交配行為。發情母豬主要表現臥立不安,食欲忽高忽低,發出特有的音調,柔和而有節律的哼哼聲,爬跨其他母豬,或等待其他母豬爬跨,頻頻排...[繼續閱讀]
豬的行為有明顯的晝夜規律性,豬的活動時間大多在白天進行,溫暖適宜的條件下,也有夜間活動和采食。豬的晝夜活動隨年齡及生產特點不同也有差異,仔豬活動時間為30%~40%,公豬活動時間為30%~35%,母豬活動時間為15%~20%。休息高峰...[繼續閱讀]
后效行為是豬出生后學會的識別事物和聽人指揮等條件反射行為,與先天的覓食、哺乳及性行為等有較大差異。后效行為特點:豬出生后對新事物熟悉后便建立較固定的認識,對吃、飲的記憶力很強,能準確記住睡窩、食槽、水器、排泄...[繼續閱讀]
豬的異常行為是豬超出正常行為范圍的行為表現,很多不良惡癖給生產造成了危害,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異常行為的出現與外界環境的變化有重要關系。這些異常行為的產生與豬長期受到的不良刺激有關。異常行為包括爭斗、鬧圈、...[繼續閱讀]
豬種的劃分方法,主要按自然地理區域和生長特點以及經濟用途劃分。(一)豬按經濟用途可分為三個經濟類型:即脂用型、瘦肉型和肉脂兼用型1.脂用型豬 豬體軀短而款深,體長約等于胸圍,或多或少2~5厘米;以巴克夏為代表,胴體脂肪...[繼續閱讀]
1986年出版的《中國豬品種志》將我國地方豬種歸納為48個。根據地方品種在當前生產中的使用情況及現實作用,特介紹一些影響較大、具有突出性能表現或特色的地方良種,如民豬、榮昌豬、太湖豬、金華豬、香豬等。我國地方豬種具...[繼續閱讀]
我國培育品種(系)的育成,始于國外優良品種的引入,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新豬種(系)的培育工作。培育品種的特點是: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產仔多、耐粗飼性能好、適應性強、肉質好等。我國的培育品種有20多個,包括三...[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