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主要是指黑種皮黃子葉或青子葉的大豆。與黃豆相比,黑豆一般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耐寒、抗病、適應性強等特點。在干旱氣候條件下,黑豆不僅發芽力強,而且花莢脫落率也較低,即使在鹽堿瘠薄的土壤種植,也可獲得較好的收成...[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黑豆主要是指黑種皮黃子葉或青子葉的大豆。與黃豆相比,黑豆一般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耐寒、抗病、適應性強等特點。在干旱氣候條件下,黑豆不僅發芽力強,而且花莢脫落率也較低,即使在鹽堿瘠薄的土壤種植,也可獲得較好的收成...[繼續閱讀]
1.萌發在一定條件下,大豆干種子生長成幼芽的過程稱為萌發。大豆種子萌發包括吸水、萌動、發芽3個階段。當水分、溫度、氧氣適宜時,大豆種子吸水膨脹,呼吸作用加強,幼胚生命活動也逐漸加強,直至種子萌動,胚根伸長,穿過珠孔扎...[繼續閱讀]
1.幼苗的生長發育從出苗到分枝出現為幼苗期。這一時期需要20~25天。子葉出土后逐漸展開,幼莖伸長,經3~5天,兩片對生的真葉(單葉)展開,苗高3~6厘米。兩片真葉展開時,幼苗就有了兩個節,形成第1個節間。幼苗第1個節間的長短是幼...[繼續閱讀]
1.花芽分化及其影響因素大豆從花芽分化到受精前的一段時間稱為花芽分化期。大豆花芽分化期需要25~30天?;ㄑ糠只脑缤?因品種而異,早熟品種分化較早,晚熟品種分化較晚。無限結莢品種分化較早,有限結莢品種分化較晚。同時...[繼續閱讀]
1.養分需求量大大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形成這些物質需要大量的氮、磷、鉀和其他營養元素。大豆中的蛋白質和脂肪較禾谷類作物分別高3~4倍和4~8倍,生產相同數量的大豆子粒比禾谷類作物需要的氮、磷、鉀多4~5倍。...[繼續閱讀]
1.氮(1)氮的生理作用:氮是構成蛋白質的主要成分,占蛋白質的16%~18%。大豆子粒含蛋白質40%左右,對大豆供氮多少直接影響蛋白質含量高低。細胞核和細胞質中都含有蛋白質,所以氮元素是細胞核和細胞質的重要組成成分。蛋白質是生...[繼續閱讀]
氮缺乏,植株弱小,葉色淡綠或黃色,花稀,莢少,產量低。磷缺乏,苗期,根系和地上部生長發育都受阻,根小,葉小,植株矮,生長發育緩慢?;ㄇv期缺磷,蕾稀花少,并出現花莢大量脫落。鼓粒期缺磷,鼓粒緩慢,莢秕粒小。鉀缺乏,植株矮弱,葉小...[繼續閱讀]
1.基肥基肥,又叫底肥,是播種前耕翻土壤時施用的肥料。目的是供給整個作物生長發育,特別是生長旺盛時期需要的養分,并且具有全面改良土壤的作用。一般以富含有機質的有機肥料為主,也可與化學肥料配合施用。增施農家肥作基肥...[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