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移動互聯網和移動視頻的迅速崛起(移動互聯網1—6月業務收入851.7億元,單月增幅超過50%,兩者均創下歷史紀錄),帶動了內容提供商、電信運營商和終端設備制造商的轉型升級,也使“三網融合”環境下“媒介業務的通信化...[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2013年上半年,移動互聯網和移動視頻的迅速崛起(移動互聯網1—6月業務收入851.7億元,單月增幅超過50%,兩者均創下歷史紀錄),帶動了內容提供商、電信運營商和終端設備制造商的轉型升級,也使“三網融合”環境下“媒介業務的通信化...[繼續閱讀]
2015年對于傳統廣播來說是挑戰和機遇并存的一年。在國家高度重視媒介融合并提出“互聯網+”戰略的背景下,全國各級廣播電臺秉承“廣播+”的主動融合發展思路,積極與新媒體進行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在內容生產、傳播方式、平臺...[繼續閱讀]
認知與傳播,兩個古老而又新鮮的話題,也是兩大淵源的古老學科,在歷史長河中并沒有因為時間的沖蝕而絲毫淡化國內外學者對其進一步研究的熱情,反而在時代不斷的更迭與人類文明的進程中不斷生發出閃耀的前沿光芒。之所以如此...[繼續閱讀]
認知傳播學以人類的“認知”和“傳播”兩大本能作為研究對象,沿用系統論的研究思路,既將“認知”與“傳播”作為人類進化系統的兩大組成部分,分別探究二者的規律內涵,厘清“認知”“認知科學”“認知傳播學”三大基本概念...[繼續閱讀]
傳播學作為一門學科的確立始于20世紀30年代,且得益于學者們跨學科的融合研究。作為一門具備“交叉”基因的學科,傳播學在早期尤其是電子媒介初興之時的研究內容相對多元且成果頗豐,總體來說,傳播學的研究歷經眾多學者的建構...[繼續閱讀]
新媒體時代媒介技術突飛猛進,加速了媒介形態的更迭,也豐富了媒介本身及其所承載的訊息內容。網絡、手機、移動終端的出現在給報紙、電視、廣播帶來巨大壓力的同時,也催生了這三大媒介的突圍創新之探索。然而,無論媒介技術...[繼續閱讀]
傳播學作為一門建立在交叉基礎上的學科,在與其他學科的理論共建與領域開拓方面始終處于交融狀態。伴隨時代變遷尤其是信息技術、媒介技術變革所帶來的信息爆炸、媒介多元、符號表征的社會轉向趨勢下,一方面如何拓展新興的...[繼續閱讀]
學科地位:三重背景奠定認知傳播堅實根基劉俊(以下簡稱劉):歐陽老師,你一直強調一個學人要有寬闊的學術視野,直到看到最近看到你一系列關于認知傳播的學術論文,才真正理解寬闊學術視野對傳媒研究的重要意義。談到認知傳播的...[繼續閱讀]
認知傳播學的誕生:融合與突破本刊記者:歐陽老師,跨學科研究浪潮的興起促使了傳播學學術視野及研究范式愈加多元化的特征,認知傳播學順應這一潮流并漸為顯學。那么,究竟什么是認知傳播學?這一學科的理論建構又是什么樣的呢...[繼續閱讀]
隨著現代文明的高度發展,現代人對鄉村的印象似乎已隨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而漸漸模糊和淡忘了。工業文明給城市帶來的優越物質生活條件,讓鄉村的人向往外面的城市,而在許多城里人的眼中,農村似乎永遠與那些貧困落后的字眼相聯...[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