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教幾乎不講佛土,他們認為“佛”是對釋迦牟尼的尊稱,眾生是難以修行成佛的。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地方,是佛和眾生共同居住的世界。大乘佛教認為,除釋迦牟尼之外,一切自己覺悟,又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者,都是佛。他們宣稱三...[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小乘佛教幾乎不講佛土,他們認為“佛”是對釋迦牟尼的尊稱,眾生是難以修行成佛的。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地方,是佛和眾生共同居住的世界。大乘佛教認為,除釋迦牟尼之外,一切自己覺悟,又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者,都是佛。他們宣稱三...[繼續閱讀]
佛教宣傳宇宙空間是無限的,是由無量數的世界所構成的。通常所謂從四大部洲到梵天,或下從地獄上至梵世界(即上述色界四禪天的初禪天,也總稱色界四禪天),各有一個太陽和月亮周遍流光所照的地方,名為一小世界。如此的一千個世...[繼續閱讀]
佛典通常還把世俗世界分為有情世間與器世間兩種?!笆篱g”與“出世間”相對。佛教說的“世”有“遷流”、“毀壞”的意思,“間”有“間隔”的意思,“世間”就是不斷遷流變化的世界,其具體含義有廣狹不同的解說?!坝星椤?..[繼續閱讀]
佛教認為宇宙在時間上也是無限的,是既有消有長而又無始無終的。世界消長一周期中經歷成、住、壞、空四期,也稱成、住、壞、空四劫?!敖佟笔氰笳Z劫波音譯的簡稱,意思是時分、長時、大時,是不能以通常的年月日時計算的極長...[繼續閱讀]
上面提到,緣起論的實質就是關于事物間的因果關系的理論。緣起論主張世界萬物無一不由因緣和合而生,而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由因生果,因果歷然。所謂因是原因,是能生;所謂果是結果,是所生?!耙颉庇袝r和“因緣”含義相同。...[繼續閱讀]
四緣說是因果論的理論重點。佛教各派對于“緣”的講法不很一致,部派佛教時期說一切有部有見于南方的《法聚論》講二十四緣,北方的《舍利弗毗曇》講十緣,頭緒紛繁,過分蕪雜,于是加以簡化,只列舉南北兩論中的前四種,即因緣、...[繼續閱讀]
四緣說與六因說是從“緣”或“因”的角度對原因作出分類,其實兩者都是講原因的。六因說是小乘說一切有部把四緣中起間接作用的等無間緣、所緣緣和增上緣歸結為能作因,把具有直接生果功能的因緣別開為五類(五因),合為六因。...[繼續閱讀]
佛教瑜伽行派將四緣推衍為十因,所謂十因就是一切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得以產生的十種原因,具體的名目和含義如下:(1)隨說因。瑜伽行派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先有“名”,有了名稱、概念,后才有“想”。由于事物的名稱,引起了內...[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