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透穩定是指在滲流對巖體作用下產生的穩定問題,一般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內容:①滲透壓力對巖體抗滑穩定的影響; ②巖體在滲流作用下產生管涌 (包括機械管涌和化學管涌) 破壞的可能性。對于滲透壓力對抗滑穩定的影響,一般是在...[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滲透穩定是指在滲流對巖體作用下產生的穩定問題,一般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內容:①滲透壓力對巖體抗滑穩定的影響; ②巖體在滲流作用下產生管涌 (包括機械管涌和化學管涌) 破壞的可能性。對于滲透壓力對抗滑穩定的影響,一般是在...[繼續閱讀]
我國的工程地質勘察規程規范從20世紀70年代的第1版 (試行) 開始,歷經多次修編,盡管已漸趨完善,但僅局限于200m級以下的大壩工程,對于200m級以上的高壩,除在場地地震安全性研究評價方面有明確規定外,一般要求進行專門性研究。高壩...[繼續閱讀]
目前,巖土體工程特性研究主要是針對自然狀態下巖土體結構的特征及物理力學強度特性,給出的巖體質量分級和強度指標基本為 “定值”,致使預測處于穩定狀態的巖土體失穩、而處于不穩定狀態的卻穩定的現象時有發生。事實上...[繼續閱讀]
傳統的地質勘查一般只注重研究自然狀態下的巖體質量,依據巖體結構特征和賦存條件對巖體質量進行評價和分級,往往忽視研究巖體質量在工程因素作用下的演化過程,但對于位于高地應力區的大壩工程,研究巖體質量隨工程建設的動...[繼續閱讀]
松弛巖體主要特征是結構明顯松弛、節理裂隙回彈張開、擴展,伴有錯動、抬動,巖體的抗變形性能和抗剪強度降低明顯。隨時間推移松弛程度加劇,巖體的抗變形性能和抗剪強度進一步劣化,滲透性增大,具時空效應明顯。由開挖卸載引...[繼續閱讀]
[1] [英] E.Hock,J.Bray著.巖石邊坡工程 [M].盧世宗,等譯.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83.[2] 伍法權.統計巖體力學理論 [M].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3.[3] 常士驃.工程地質手冊 [M].4版.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4] 彭土標.水力發電工程地...[繼續閱讀]
混凝土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膠凝材料為黏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紀20年代出現了波特蘭水泥后,混凝土是以水泥 (或水泥加適量活性摻合料) 為膠凝材料,與水、骨料等材料按適當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和物...[繼續閱讀]
混凝土是一種由多相介質組成的復合材料,具有不連續性、非均質性的特點,在荷載作用下,其力學性質、變形和破壞機理有很大離散性,并存在試件的尺寸效應,這也正是大體積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的困難所在。大體積混凝土易產生裂縫...[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