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利用率主要反映資源使用的效率問題,包括資源的投入產出效率、開發利用效率等。因此,本書選取萬元GDP電力消耗、萬元工業產值煤炭消耗和土地產出密度三個指標來描述。表1-37反映的是中部地區及各省資源利用率的四個指標...[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資源利用率主要反映資源使用的效率問題,包括資源的投入產出效率、開發利用效率等。因此,本書選取萬元GDP電力消耗、萬元工業產值煤炭消耗和土地產出密度三個指標來描述。表1-37反映的是中部地區及各省資源利用率的四個指標...[繼續閱讀]
一、地區環境支持水平分析一個地區環境質量的好壞與很多因素有關,如區域環境的本底條件、人類活動影響以及區域自凈能力大小等。從系統要素分解的角度看,區域環境要素主要包括大氣、水、土地、生物及其匹配情況。因此,本...[繼續閱讀]
本報告選用廢水排放達標率、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和自然保護區面積比例來表述中部地區環境建設對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它們在考察基期、末期以及其變化率情況如表1-40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第一,從廢水排放達標率指標看,除了山...[繼續閱讀]
實踐證明,環境既是經濟發展的條件,又是經濟發展的結果。環境問題是經濟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環境問題一方面是由不適合的經濟活動引起的;另一方面環境問題的完全解決,又需要經濟發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能實現...[繼續閱讀]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是我國發展新階段整體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十一五”時期實施的一項重大區域發展政策。根據中部地區特點、發達地區的發展經驗、國家援助政策的有效性,促進中部地區社會經濟較快而健康地...[繼續閱讀]
“十一五”時期,中部崛起將成為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一個戰略重點,有關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議層出不窮,各有各的真知灼見。為使中部崛起戰略進一步落到政策的實處,可能在若干方面,如中部地區的概念、意義、目標、途徑以及政策...[繼續閱讀]
“中部崛起”是繼沿海開放、西部大開發和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之后我國又一個區域發展戰略。制定切實可行的“中部崛起”戰略規劃和采取正確的發展模式十分重要。中部地區發展進程中要根據各地的比較優勢和具體特點,“實...[繼續閱讀]
改革開放以來,中部地區在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中基本上處于一個不斷被邊緣化的地位,在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制度落差。這是中部地區在全國經濟發展中日漸滯后的一個重要原因。2004年,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繼續閱讀]
任何一個城市群的發展,都是一個動態演進的過程。最早呼吁“三圈合一”的是包括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專家在內的一些學者,值得慶幸的是,這個呼吁終于得到了“三圈”內的城市積極響應。這里引述2005年12月28日宜春新聞網的一篇文章...[繼續閱讀]
從20世紀80年代國家實施沿海地區優先發展戰略,到20世紀末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再到21世紀初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我國中部地區一直被置于全國區域發展戰略重點之外,成為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中被邊緣化的地區。2000~...[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