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Indicator來自拉丁文Indicare,具有揭示、指明、宣布或者使公眾了解等含義。它是幫助人們理解事物如何隨時間發生變化的定量化信息,反映總體現象的特定概念和具體數值。指標由指標名稱和具體數值構成。指標名稱表明所研究現...[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指標Indicator來自拉丁文Indicare,具有揭示、指明、宣布或者使公眾了解等含義。它是幫助人們理解事物如何隨時間發生變化的定量化信息,反映總體現象的特定概念和具體數值。指標由指標名稱和具體數值構成。指標名稱表明所研究現...[繼續閱讀]
通常根據不同的目的,指標有不同的分類。根據區域經濟發展評價的要求,指標主要可以做如下不同的分類:1.總量指標、相對指標與平均指標。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的總規模、水平或工作總量的指標為總量指標,如GDP、總人口、出口總額...[繼續閱讀]
一、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的原則區域是一個社會、經濟和自然資源的新型復合生態系統,具有變量多而龐雜、不確定指標作用顯著等特點,單獨選出幾個指標不足以反映區域經濟發展的總體特征,按照上述幾個指標體系的思路,全部選出所...[繼續閱讀]
指標體系的建設是一個系統思考的過程。該過程既可以通過定性分析、專家咨詢來完成,也可以通過定量分析,用數據測算來實現。在設計區域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時,應力求定性分析和定量手段的相互結合。本報告在上述原則的基...[繼續閱讀]
一、指標體系結構所謂指標體系結構是指眾指標之間的相互關系。最簡單的指標體系結構是多個指標的集合,指標之間除了同屬于一個集合之外,相互之間沒有其他關系,各個指標都可以直觀地反映系統側面屬性。除了簡單的指標集合...[繼續閱讀]
區域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具有時間、空間、層次、結構、數量等特點與功能。如何建立綜合評價模式是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我們對區域經濟發展評價的目標除了對單個子系統的評價外,更重要的是還要對區...[繼續閱讀]
一、用于子系統運行軌跡的全局主成分分析在系統綜合評價中,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個重要的多元統計方法,它可以實現對即時性多維平面數據表做最佳綜合與簡化,進行綜合評價。然而,在我們的研究中,描述一個省區的經濟發展需要很...[繼續閱讀]
東、中、西部三大地區的劃分,是我國區域經濟最高層次上的空間劃分,是我國宏觀區域經濟結構發展均衡和差異的反映。按照1986年開始的第七個五年計劃,我國大陸(不含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臺灣地區,下同)劃分為東、中和西部三大...[繼續閱讀]
與全國以及東部、西部、東北三個大區域相比,中部地區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如下幾個現狀特征:一、人口總量大,而人力資源開發相對不足圖1-82006年中國總人口構成2006年,中部六省總人口達到了3.53億人,占全國的27.3%,在四大經濟區中居第...[繼續閱讀]
一、中部經濟發展綜合評價的過程在將區域PREDST系數指標值進行標準化處理、確定指標及指標權重之后,進入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綜合評價階段。綜合評價實際上是將評價對象在各項指標上的特征進行綜合處理的方法。在考慮單目標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