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柏蘭憶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兩個方面情形。一方面是英法帝國主義商人對中國富饒的礦源垂涎欲滴,所謂“未能開通貴州全省,實為郁郁”、“公司亦甚愿遍致各處礦產”、“面請外務部準將貴州零星各礦,并入公司辦理”、“但能將...[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從柏蘭憶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兩個方面情形。一方面是英法帝國主義商人對中國富饒的礦源垂涎欲滴,所謂“未能開通貴州全省,實為郁郁”、“公司亦甚愿遍致各處礦產”、“面請外務部準將貴州零星各礦,并入公司辦理”、“但能將...[繼續閱讀]
萬山土坪金雞坪人陳漢山(外號陳老山)于光緒十一、二年購得黑洞子礦區一帶土地后,礦權自然屬陳漢山所有。光緒二十三年(1899年)英法公司來萬山辦礦時,想用低價租辦黑洞子,陳漢山以同族銅仁舉人陳謂山作為自己的臂膀,憑自己資...[繼續閱讀]
萬山一度叫省溪。省溪的名稱是怎么來的呢?清朝乾隆進士、銅仁名流張素的五首《省溪舟中雜詠》詩中說:“恰好一灣青到底,不多幾點碧連天。憑誰坐把闌江釣,欸待人間上水船?!薄暗写迩f都入畫,使人到處羨林邱。不知春水緣何...[繼續閱讀]
民國二年(1913年)9月1日設立的省溪縣,下設5個區,歷任的縣長有劉橋彬、吳世西、李明忠、雷輔清、王三敬、廖興敘、屈義林、周繼彬。第一區,亦稱中區,省溪縣城(即萬山場)周圍30多個地點,其中有老街、土坪、張家灣、萬山司、趕場...[繼續閱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接管了省溪朱砂礦局,實行國有制,以后還接管了萬山各私營砂廠。并以萬山為基地,逐步接管貴州和湖南省各地汞礦。1939年1月23日,資源委員會和貴州省政府共同成立了以管理貴州省汞礦資...[繼續閱讀]
資源委員會原名國防設計委員會,成立于1932年,隸國民黨政府參謀本部;1935年4月改組,才稱資源委員會,屬軍事委員會;1946年又改隸行政院;1949年10月7日部分成員逃到臺灣另立機構,資源委員會就此告終。資源委員會主任一直由翁文灝擔任...[繼續閱讀]
1946年9月11日,汞業管理處受資源委員會之命,改稱西南汞礦局。局長仍由林濟清擔任,地址設在湖南晃縣太陽坪,有職員168人、工警1027人,經費法幣828368469元。西南汞礦局的組織機構及負責人如下:西南汞礦局局長林濟清會計室主任孟泰莊...[繼續閱讀]
玉屏益民公司第一任經理楊政國(1913—1951年),男,生于民國二年(1913年)農歷2月16日,省溪縣東區石竹鄉王家園人,排行第四人稱“楊四麻子”。民國十二年(1923年)隨其二姐到萬山定居,讀完小學后開始在社會上過漂游浪蕩的二流子生活。...[繼續閱讀]
英法水銀公司(1899~1908)第一任總辦:亨利·比利(1899~1903)第二任總辦:勃來烈(1903~1908)私營分散開采時期(1908~1938)其中德鎰和砂廠負責人:陳麗天(?~1941)省溪朱砂礦局(1937.2.4~1938.6)局長:陳文祥(1937.9~1938.12)貴州礦務局(1938.6~1941.4...[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