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業企業的改制,實行捆綁式滾動推進。企業產權出售、資產處置或競價拍賣的主體為縣林業局,縣局改制領導小組具體實施操作。包括:(1)所有資產變現資金一律交改制小組專戶儲存,分戶設賬。此專戶由縣局計財股設立。(2)凡改制...[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1.林業企業的改制,實行捆綁式滾動推進。企業產權出售、資產處置或競價拍賣的主體為縣林業局,縣局改制領導小組具體實施操作。包括:(1)所有資產變現資金一律交改制小組專戶儲存,分戶設賬。此專戶由縣局計財股設立。(2)凡改制...[繼續閱讀]
1.收儲的林業用地拍賣變現進展緩慢,即使已經拍賣變現,由于政府搞市政建設和安居工程,應返還企業的改制資金難以及時到位,影響了企業改制的進程。2.退休人員過去由企業負擔的洗理費、書報費,自其生活費進入社保局發放后取消...[繼續閱讀]
據舊志載:“縣衙設有戶房(管理財務、地畝、糧租、契稅、各雜稅、鹽務),此外差役人等,皆有定制”?!翱h以下建制為保、甲、牌三級,保設保長,亦稱保正;甲設甲長,亦稱牌頭;牌設牌首。保管十甲,甲管十牌,牌管十家”。清中期,行政...[繼續閱讀]
1.林業行政、事業組織機構1949年9月,縣人民政府設立“建設科”,主管全縣農林水和交通等生產建設。先后由關宇超、胡守中、李吉慶擔任科長。1951年2月,縣建設科在老縣城東門創建了國營武寧縣農場“森林育苗組”,試驗和學習培育...[繼續閱讀]
“文革”前的1966年4月,縣農墾、森工兩局實行合署辦公,統一管理?;鶎痈鹘M織未變,同年11月在中潢新建了“木材采購站”,至1968年7月縣成立“農墾森工革命委員會”(后改稱“林業管理處”)。10月將三硔、東門頭兩個木材檢查站撤銷...[繼續閱讀]
全縣進入1980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過之后,林業建設事業又加快了發展。1981年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第一個林業《決定》,開展了“林業三定”工作,有效地調動了各級大辦林業的積極性。4月在魯溪建立了“大橋林管站”。8月在楊洲設...[繼續閱讀]
一、中國共產黨1949年9月至1956年1月,林業一直作為武寧縣人民委員會的政府管理機構,先后設立建設科、農林水利科、林業科。中國共產黨的林業基層組織直屬縣政府機關的黨組織領導。1956年2月成立農林水利局,同時建立黨總支,195...[繼續閱讀]
20世紀80年代之初,森林治安案件呈上升趨勢,尤其是省、縣邊界毗鄰地區盜伐林木、偷運過境情況十分突出,為有效制止和震懾破壞森林犯罪行為,武寧縣公安局于1981年8月在楊洲林管站駐地設立“武寧縣公安局楊洲林業派出所”,該所是...[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