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不靠碼頭或不系浮筒停泊時用以固定船位的器具。一般為鐵制或鋼制,用錨鏈(錨索)與船身相連。錨上有爪,用時將錨拋下,借其自重和爪抓住水底將船系住,使船不為風力、水流所漂走。一般置于船首,大船則首尾都設。我...[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船不靠碼頭或不系浮筒停泊時用以固定船位的器具。一般為鐵制或鋼制,用錨鏈(錨索)與船身相連。錨上有爪,用時將錨拋下,借其自重和爪抓住水底將船系住,使船不為風力、水流所漂走。一般置于船首,大船則首尾都設。我...[繼續閱讀]
繩纜船用桅、帆、系泊、拖曳、起吊的各種索具的統稱。過去木帆船都用植物纖維繩和篾纜,也有用藤索的。近代,較大的木船已逐漸使用一些合成纖維繩和鋼絲繩。棕繩用棕絲絞制而成的繩索。有紅、白兩種:紅棕繩較硬,耐磨...[繼續閱讀]
由于木帆船制造工藝較為復雜,因此所用的工具較多,本書以圖片加以介紹。板車墨斗勾縫刀、鏟縫刀、捻縫錘起釘、榔頭對斧細長刨、邊刨、粗刨雙人鋸、馬頭鋸鏟鉤推刨、插鋸桐油灰鏟刀搗臼工具箱四人鋸釘沖、各種快鑿螺絲...[繼續閱讀]
岑氏木船作坊祖傳的木帆船制造采取47道工序,內容如下:1.選樹:一般由大木師去林區選擇樹齡適宜的樹種及樹干形狀。2.砍伐:大木師指定樹木后由林區組織砍伐,為保護森林,同時另行栽種。3.去皮:在堆木場上對原木樹皮處理...[繼續閱讀]
1.設計圖紙。早期各種大小型木帆船制造,沒有一套完整系統的設計圖紙,船型結構和規格尺寸,主要以大木師傅憑借自己的技術和經驗,以原有船樣、船式為基礎,并照舊制造與仿造,或加以改良創新。岑氏木船作坊歷代傳人,能...[繼續閱讀]
鍬釘拼合強度要求較高的木板構件的拼合方法。一般用于底板、舭板、身板、肋、搪浪板、甲板、隔艙板以及大型舵葉等的拼合。先在一邊板料內緣拼合邊的一定距離處鑿出三角形釘坑,在坑內橫向鉆眼,垂直穿過邊縫通到鄰板里...[繼續閱讀]
船舶上的繪畫、雕刻、號字,是普陀傳統木帆船的獨特裝飾。唐至明代,舟山普陀本地木帆船船體較小,在船頭、船體、船舷等部位可飾圖畫、寫字號的地方不多,只能飾色“紅頭船”、“綠眉毛”等。明后期、清代及民國時期,...[繼續閱讀]
舟山普陀等沿海漁船之敬神祭祀歷史非常久遠,漁民均信此俗。這種船上祭祀活動,反映了漁民自發祈求天地神靈保佑出海平安順利的愿望。造船祭神,這是歷史上沿海漁區流行最廣的一種祭祀,也是禮儀規范比較復雜的祭祀活動...[繼續閱讀]
據《普陀縣志》記載,普陀漁船與內陸漁船一樣,歷來具有借用十二生肖稱呼船上各種部件的民俗。船上的部件眾多,在我國沿海各地以十二生肖稱呼船上各種部件因方言不同,諧稱也會不一樣,并沒有統一的稱謂。鼠一種用于固...[繼續閱讀]
普陀木船作坊,傳說起始于兩晉時期的孫思起義軍所創建的舟船作坊,但其遺址今已無處可尋?,F在有史可查的最早的作坊當推明代嘉靖年間的雙嶼港造船作坊。據不完全統計,自明代至今,普陀沈家門等地的木船作坊(場、塢)...[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