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地區的氣候,在水平分布上具有明顯的東西差異。在南部祁連山區,降水量具有自東向西遞減的趨勢,而雪線高度則由東向西升高。在走廊地區,降水量亦是自東向西減少,由東部的250mm降至西部的50mm以下,蒸發量則自東向西增加,由...[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河西地區的氣候,在水平分布上具有明顯的東西差異。在南部祁連山區,降水量具有自東向西遞減的趨勢,而雪線高度則由東向西升高。在走廊地區,降水量亦是自東向西減少,由東部的250mm降至西部的50mm以下,蒸發量則自東向西增加,由...[繼續閱讀]
主要有干旱、干熱風、大風、冰雹、低溫霜凍、暴雨洪水等。1.干旱走廊地區是灌溉農業區,但農業生產中水的供需矛盾很突出,春旱較為嚴重,若冬春季節祁連山區降雪稀少,春季氣溫回升緩慢,就可能造成河流春季徑流明顯不足,使農田...[繼續閱讀]
根據河西地區的氣候特點,按照當地的農業氣候資源,可將本區劃分為10個氣候亞區:1.祁連山東段高寒陰濕亞區位于梨園河以東、海拔2500m以上的祁連山區北坡,氣候濕潤,年降水量為400~800mm,年平均氣溫低于2℃,農業生產不穩定,適宜發展...[繼續閱讀]
1.水汽資源首先,河西地區的水汽資源比較復雜,主要是由典型而強勁的東亞季風帶來的太平洋水汽。夏季,本區在太平洋暖濕氣團邊緣控制之下,溫濕多雨,5~9月的降水量可占年降水量的80%左右。其次,盛夏期間印度洋的水汽,可隨太平洋...[繼續閱讀]
河西地區南部祁連山區,由于山體高大,降水較多,有一部分降水在低溫條件下以冰、雪固體形式積累和儲存起來,發育著現代冰川,是河西地區水資源存在的一種特殊形式,有“天然固體水庫”之稱。在豐水的低溫多雨年份可大量儲存固...[繼續閱讀]
1.主要河流的地表水資源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主要河流的集水面積為68342km2,占河西內陸河山區總面積的80.8%。其中石羊河流域7739km2,占流域山區面積的69.6%;黑河流域22835km2,占83.0%;疏勒河流域(含蘇干湖區流域)37768km2,占82.1%。這些河...[繼續閱讀]
河西地區的地下水受地質構造條件和自然地理環境所制約,高山區由于降水較多,成為水資源的發源地,走廊區相對沉降的大型構造盆地,則匯集和蘊藏著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河西地區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補給資源量為44.76億m3(其中石羊...[繼續閱讀]
根據“綜合性、主導因素、聯系生產”的原則,采用代表綜合體特征的植被、土壤、地形的三名法,河西土地類型可分兩級,第一級為土地類,第二級為土地型??煞譃?4個一級土地類,152個二級土地型。1.極高山包括冰川和永久積雪;墊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