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以后,氣溫逐漸回升,蘑菇又進入了春季出菇階段。加強春菇管理,可使產量達到全年的30%。(一)水分管理春菇出菇水的調節不可過早,以免新發的菌絲遇到早春寒流襲擊受凍損傷。但也不能過遲,否則出菇推遲影響產量。一般可在...[繼續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3月中旬以后,氣溫逐漸回升,蘑菇又進入了春季出菇階段。加強春菇管理,可使產量達到全年的30%。(一)水分管理春菇出菇水的調節不可過早,以免新發的菌絲遇到早春寒流襲擊受凍損傷。但也不能過遲,否則出菇推遲影響產量。一般可在...[繼續閱讀]
春菇結束后,要認真做好菇房的清理和消毒工作,這是下一季蘑菇能否獲得穩產高產的重要環節,一定要認真做好,不能馬虎。(一)及時撤料春菇生產結束后,應立即撤料。為了防止培養料中病蟲害、雜菌的擴散,拆料前最好用甲醛和敵敵畏...[繼續閱讀]
高溫蘑菇近幾年在浙江、上海、四川、福建、江蘇等地栽培,經濟效益比較顯著,每平方米平均單產4千克,平均產值64元。但是高溫蘑菇由于其品種和生長環境的特殊性,需要較高的栽培管理技術,才能取得栽培的成功。(一)高溫品種新登...[繼續閱讀]
蘑菇反季節栽培,是在過去傳統栽培技術上的一個創新與突破,它基本上消除了過去傳統栽培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大大降低了栽培風險,其單產水平、蘑菇質量及經濟效益均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平均單產達到12.5千克/平方米,12月開始出菇...[繼續閱讀]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研制的蘑菇增溫發酵劑的原理是利用嗜熱微生物生長釋放的熱量來提高發酵溫度。加入增溫劑進行常規發酵,就可獲得與二次發酵相同的優質培養料。也可用于保溫性能較差的薄膜棚室和不密閉的菇房...[繼續閱讀]
(一)覆土層和料面退菌或死菌絲1.發生原因栽培過程中用水不當,用水量過重,使水流入培養料內;或通風不良,土層長期偏濕,菌絲得不到復壯。2.防治方法土層噴水要適量,防止水流入培養料;采用間隙噴潮頭出菇水的辦法,覆土層要干干濕...[繼續閱讀]
(一)采收當菌蓋長至3~4厘米,菌膜尚未脹破時要及時采收。采收過遲,蘑菇開傘,商品價值嚴重下降。子實體生長過大,還會抑制四周蘑菇的正常生長。采菇時,小心拿住菇柄輕輕擰下,防止帶動過多的覆土影響周圍的小菇。采收的鮮菇要...[繼續閱讀]
平菇的生活史見圖2-3。(一)溫度菌絲的生長溫度為6~35℃,最適溫度為20~27℃,高于28℃常常出現菌種衰退現象。純培養(即熟料栽培)最適溫度是25~27℃,非無菌培養(即生料栽培)時,以20~23℃為最佳。平菇菌絲在40℃高溫下超過2小時,死...[繼續閱讀]